它是「沉默的殺手」,每十人中就有一人中招!4個習慣是「幫兇」,有的趕緊改!
2021/05/15

對大多數人來說,腎臟是個默默無聞的器官,平時很少能感到它有疼痛、不適等「脾氣」。

然而,據調查顯示,我國約每十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慢性腎臟病,而其中只有約八分之一的人知曉自己患病。因而,慢性腎病以低知曉率、高發病率、高死亡率而被稱作是「沉默的殺手」。

那麼,腎病是由什麼導致的?如何才能早發現早治療?此外,很多人常常會有腰脊酸痛等問題,它們和腎病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?

腎病有4個「幫兇」,需警惕!

1不良的飲食習慣

日常的飲食和腎臟有著密切的關係,尤其是年輕人群體,飲食不規律、喜食「重口味」食物、暴飲暴食,可能增加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。

其中,高鹽飲食是腎臟負擔加重的重要元兇。飲食中的鹽95%是由腎臟排泄,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;鈉則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,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,從而導致了腎臟功能的減退。

而長期高膽固醇飲食會使血液中的蛋白質、脂肪以及糖類等成分的含量越來越高,就會使腎臟的工作量越來越大,久而久之可能出現問題。

2長期吸煙飲酒

吸煙已經被列為許多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。在一項有8000人參加的研究中,研究者們發現與非吸煙者相比,無論吸煙者所吸煙的多少,他們的尿裡都更容易出現白蛋白,而該現象表明腎臟已有損傷。

並且,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。攝入大量酒精時需要經過腎臟代謝,這無疑加重了腎臟的負擔;當長期大量飲酒,則會導致潛血酸顯著增高,從而形成尿酸性多囊腎臟結石,可導致腎臟梗阻,使腎臟受到損害。

3睡眠不足

在生活壓力較高的環境下,使大多數人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、出現身心疲勞、導致失眠、疲勞、性功能減退等腎虛症狀。

長期熬夜不僅會消耗腎臟的精血、精氣,還會導致人的抵抗力降低,抵抗力降低可能會激發感染,而感染是腎炎疾病進展中最常見的加重病因。

4長期缺乏運動

長期缺乏運動,人的新陳代謝機能降低,會導致心肺機能下降等不良身體反應,往往心臟與腎臟疾病「相伴相生」。

一是因為它們有許多共同的致病機制和危險因素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。

二是因為心腎疾病之間相互影響、互為因果。如,急性腎損傷患者易出現急性心衰;慢性腎臟病患者易發生各種心血管疾病,包括高血壓、心衰、冠心病等。

【注意】大強度運動可導致電解質紊亂、血尿、蛋白尿以及力竭性橫紋肌溶解症,引起急性腎損傷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。因而運動要適可而止。

因而,日常生活中,我們在飲食、行為習慣、自身精神狀態等方面一定要多加留心,注意自己的生活規律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
此外,也建議定期進行體檢,這樣也能對疾病早發現、早治療。

腎功能檢查需要關注4項指標:

【血清尿素】可反映慢性腎病,正常值為3.2~7.1μmol/L,指標過高時可能提示有50%的腎臟組織受損。

【血肌酐】可反映腎小球受損程度,男性正常值為62~115μmol/L;女性為53~97μmol/L。

【血β2-微球蛋白】可反映腎功能減退,比血肌酐更加靈敏,正常值為2.14~4.06mg/L。

【血尿酸】可反映腎功能、急慢性腎病、痛風、腫瘤等情況,男性正常值為150~440μmol/L,女性為95~360μmol/L。

容易被混淆的「腎病」

日常生活中,我們也會出現腎虛、腰痛等症狀,很多人常常把這與腎臟疾病混淆,究竟它們之間有何關係呢?

1腎虛≠腎病,但有一定關係

腎虛是中醫辨證產生的概念,而不是疾病的名稱,其臨床表現有:腰脊酸痛、脛酸軟或足跟痛;耳鳴或耳聾;發脫或齒搖;尿後有餘瀝或失禁;性功能減退;不孕或不育等症。

而西醫的腎病則指腎臟器官的疾病和損傷,包括腎小球、腎小管、腎間質及腎血管的疾病。其中常見的有急性腎炎、慢性腎炎、急進性腎炎、腎病綜合征、隱匿性腎炎、尿路感染、急性和慢性腎功能衰竭等。

腎虛雖然不會直接引起腎病,但腎虛如不及早治療,則會造成身體免疫力低下,從而可能導致各種病毒、細菌感染疾病;而腎病恰恰是由於細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真菌感染、過敏、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原因導致的。

因此,兩者之間又存在著間接聯繫。如果出現腎虛之症,也應及時進行調理。

2腰痛,不一定是腎病的表現

腰部出現不舒服,可能是腰肌損傷、椎間盤問題或臟器的疾病狀態的反射。

如右側是膽囊的一個反射區,膽囊炎、膽結石等都有可能導致右側腰痛;胃部、十二指腸的炎症、潰瘍等,也會反射到我們的腰背部,引起疼痛。

一般來講,慢性腎臟病往往不會有疼痛表現。

但如果出現腎臟感染、腎盂腎炎、腎臟的結石牽拉腎臟包膜等問題,有時可能出現疼痛的感覺。

因而當身體出現腰、背等疼痛問題時,應找准原因,然後對症治療。

最後需要謹記的是,一旦出現了腎臟不適症狀,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,不能聽信所謂的偏方或者秘方,以免發展成腎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癥等。

又一起!杭州電動車當街爆炸,車上父女重度燒傷!燒傷、燙傷後6件事千萬不能做!
2021/07/20
近期高發!體溫飆至42℃,搶救無效死亡!夏天千萬別這樣!
2021/07/16
夏天吃肉就選它,益氣健脾!配這葉子效果更佳,芳香化濁、發表解暑~
2021/07/12
廚房「千金菜」,護五臟、通經絡!搭配3寶同食,秒變「長壽藥」,這類人別錯過!
2021/07/08
茄子和它天生一對!夏天這樣吃,清血管、活氣血,可惜很多人吃錯!
2021/07/05
下雨後千萬別碰這2種東西,有劇毒、可致死!年年都有人作死出事
2021/07/01
不管灶台多大,這3樣東西絕不能放!相當於「不定時炸彈」,隨時讓全家人出事
2021/06/27
水果中蘊含的中醫智慧:檸檬
2021/06/21
【健康科普】夏日炎炎,「中暑」常見!正確處理學會這3招!
2021/06/18
端午濕熱重,排毒正當時,掌握人體4個「除濕開關」,在家也能「艾」護健康
2021/06/15
比雞蛋有營養,比鴨蛋下飯,養肺潤燥、清熱解毒,夏季吃它正當時
2021/06/11
這件事關乎很多家庭,這四個「穩過」錦囊,大家收好!
2021/06/07
身體缺了它,老年癡呆患病率飆高!幾乎每個老人都中招~為人兒女要知道
2021/06/02
天然甜味食材,比白糖更甜卻更健康,糖尿病人也能用!泡水、入菜堪稱一絕!
2021/06/01
午睡醒來眼花,是怎麼回事?
2021/05/28
經前吃這個「暖身草」,再也不怕姨媽痛!益母草都自愧不如
2021/05/26
運動醫學專家:「胖人」運動,最該護好這個薄弱部位!
2021/05/22
吃了一道時令菜,一家四人進醫院!你家餐桌上沒准就有,味道不對趕緊扔!
2021/05/21
比核桃還補腦的蔬菜竟然是它!經常吃一點,還有益血脂健康~
2021/05/20
靠譜的宮頸癌篩查該怎麼做?
2021/05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