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3個地方越大,濕氣越重!「祛濕第一菜」竟是它,加綠豆、黃芪一起煮,濕氣繞道走!
2021/05/17

夏天到了,雨水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加大。又到了一年中濕氣最重的季節。

首都國醫大師翁維良翁老提到

脾主運化,腎主水液代謝

立夏過後,外面濕度太大

體內過剩的濕氣排不出去,濕氣纏身

這個地方越大,濕氣越重

翁老提醒,有基礎病的人更容易受到濕邪影響

開始是腳腫,四肢虛胖

舌苔也厚、胖

整個人疲勞、沒有力氣

吃不下飯,消化功能也受影響

1

 舌苔厚膩 

濕氣重的還常常表現為,舌苔厚膩,舌邊有齒痕。

2

 腳胖、四肢腫大 

翁老提醒,腎主水液代謝。腎源性水腫的人常表現為下肢浮腫,早上起來還容易眼瞼腫。

3

 肚子大 

隨著年齡增長,消化能力變差,尤其是有濕氣的人,常常吃不下飯,但是肚子卻越來越大!

很多時候濕氣重的人不是真正的胖,而是濕氣重導致的浮腫。

薏米+綠豆,祛濕翻倍

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創立了舉世聞名的「降糖對藥」,其中有一對可用於食療的對藥:綠豆和白薏仁。

1 薏米

我們都很熟悉紅豆薏米的組合,其實綠豆和薏米搭配也有很好的效果。

薏仁歸脾、胃、肺經,具有健脾滲濕、清熱利水的功效。薏仁多糖含量豐富,其中多糖中的A、B、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。

2 綠豆

綠豆營養豐富,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胡蘿蔔素、菸堿酸、葉酸以及礦物質等營養。

而在中醫上它更是藥食兩用的食材,有清熱解毒、消暑生津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

薏米綠豆湯

生活中食用時,根據自己的症狀來選擇用量。

如上消症狀明顯,比如經常口幹、口渴重,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2:1;

如果下消症狀明顯,出現尿頻量多、腰腿酸痛,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1:2。

注意:綠豆白薏仁裡有一定的澱粉,一定不要過量食用,避免血糖波動。

薏米+黃芪,祛濕又補氣

薏米有很好的祛濕功效,但是也有粉絲怕祛濕的吃多了,過於寒涼。

黃芪作為補氣之長,在祛濕的食材中加一味黃芪,祛濕的同時還能益氣。

【材料】

生薏米——健脾利濕;

生山藥——健脾、益肺、補腎;

生黃芪——補氣;

赤小豆——利濕健脾;

白茅根、蘆根——清熱利濕。

【用法】上述藥材各10克,煎煮20分鐘,即可飲用。

立夏後,濕氣入侵

如果您也有四肢浮腫

舌苔胖大、肚子大的症狀

得趕緊祛濕了!

常吃綠豆薏米湯、益氣祛濕湯

幫您趕走濕氣

又一起!杭州電動車當街爆炸,車上父女重度燒傷!燒傷、燙傷後6件事千萬不能做!
2021/07/20
近期高發!體溫飆至42℃,搶救無效死亡!夏天千萬別這樣!
2021/07/16
夏天吃肉就選它,益氣健脾!配這葉子效果更佳,芳香化濁、發表解暑~
2021/07/12
廚房「千金菜」,護五臟、通經絡!搭配3寶同食,秒變「長壽藥」,這類人別錯過!
2021/07/08
茄子和它天生一對!夏天這樣吃,清血管、活氣血,可惜很多人吃錯!
2021/07/05
下雨後千萬別碰這2種東西,有劇毒、可致死!年年都有人作死出事
2021/07/01
不管灶台多大,這3樣東西絕不能放!相當於「不定時炸彈」,隨時讓全家人出事
2021/06/27
水果中蘊含的中醫智慧:檸檬
2021/06/21
【健康科普】夏日炎炎,「中暑」常見!正確處理學會這3招!
2021/06/18
端午濕熱重,排毒正當時,掌握人體4個「除濕開關」,在家也能「艾」護健康
2021/06/15
比雞蛋有營養,比鴨蛋下飯,養肺潤燥、清熱解毒,夏季吃它正當時
2021/06/11
這件事關乎很多家庭,這四個「穩過」錦囊,大家收好!
2021/06/07
身體缺了它,老年癡呆患病率飆高!幾乎每個老人都中招~為人兒女要知道
2021/06/02
天然甜味食材,比白糖更甜卻更健康,糖尿病人也能用!泡水、入菜堪稱一絕!
2021/06/01
午睡醒來眼花,是怎麼回事?
2021/05/28
經前吃這個「暖身草」,再也不怕姨媽痛!益母草都自愧不如
2021/05/26
運動醫學專家:「胖人」運動,最該護好這個薄弱部位!
2021/05/22
吃了一道時令菜,一家四人進醫院!你家餐桌上沒准就有,味道不對趕緊扔!
2021/05/21
比核桃還補腦的蔬菜竟然是它!經常吃一點,還有益血脂健康~
2021/05/20
靠譜的宮頸癌篩查該怎麼做?
2021/05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