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到了,雨水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加大。又到了一年中濕氣最重的季節。
首都國醫大師翁維良翁老提到
脾主運化,腎主水液代謝
立夏過後,外面濕度太大
體內過剩的濕氣排不出去,濕氣纏身
這個地方越大,濕氣越重
翁老提醒,有基礎病的人更容易受到濕邪影響
開始是腳腫,四肢虛胖
舌苔也厚、胖
整個人疲勞、沒有力氣
吃不下飯,消化功能也受影響
1
舌苔厚膩
濕氣重的還常常表現為,舌苔厚膩,舌邊有齒痕。
2
腳胖、四肢腫大
翁老提醒,腎主水液代謝。腎源性水腫的人常表現為下肢浮腫,早上起來還容易眼瞼腫。
3
肚子大
隨著年齡增長,消化能力變差,尤其是有濕氣的人,常常吃不下飯,但是肚子卻越來越大!
很多時候濕氣重的人不是真正的胖,而是濕氣重導致的浮腫。
薏米+綠豆,祛濕翻倍
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創立了舉世聞名的「降糖對藥」,其中有一對可用於食療的對藥:綠豆和白薏仁。
1 薏米
我們都很熟悉紅豆薏米的組合,其實綠豆和薏米搭配也有很好的效果。
薏仁歸脾、胃、肺經,具有健脾滲濕、清熱利水的功效。薏仁多糖含量豐富,其中多糖中的A、B、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。
2 綠豆
綠豆營養豐富,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胡蘿蔔素、菸堿酸、葉酸以及礦物質等營養。
而在中醫上它更是藥食兩用的食材,有清熱解毒、消暑生津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
薏米綠豆湯
生活中食用時,根據自己的症狀來選擇用量。
如上消症狀明顯,比如經常口幹、口渴重,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2:1;
如果下消症狀明顯,出現尿頻量多、腰腿酸痛,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1:2。
注意:綠豆白薏仁裡有一定的澱粉,一定不要過量食用,避免血糖波動。
薏米+黃芪,祛濕又補氣
薏米有很好的祛濕功效,但是也有粉絲怕祛濕的吃多了,過於寒涼。
黃芪作為補氣之長,在祛濕的食材中加一味黃芪,祛濕的同時還能益氣。
【材料】
生薏米——健脾利濕;
生山藥——健脾、益肺、補腎;
生黃芪——補氣;
赤小豆——利濕健脾;
白茅根、蘆根——清熱利濕。
【用法】上述藥材各10克,煎煮20分鐘,即可飲用。
立夏後,濕氣入侵
如果您也有四肢浮腫
舌苔胖大、肚子大的症狀
得趕緊祛濕了!
常吃綠豆薏米湯、益氣祛濕湯
幫您趕走濕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