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成疾病與壓力相關,有這幾種表現的人預示「壓力過大」!學一招有效釋壓
2021/05/17

壓力在現代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,工作、家庭、孩子、房子、車子……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我們緊緊包圍,使身心極度疲憊。

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有動力,但如果壓力過大,就得不償失了。

八成疾病來源於壓力

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霍曼2005年對近20年發表的研究成果進行追溯後得出的結論。

此外,美國壓力管理協會同樣也指出,75%~90%的初期內科疾病是由壓力引起的。

也就是說,內科的病人當中,七成到九成主要是由壓力而引發的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。

美國哈佛商學院與斯坦福大學聯合研究團隊的研究甚至還發現,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幾乎等同於二手煙!

以下這些疾病,多與壓力過大有關:

消化系統疾病:胃痛、胃脹,甚至出現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等;

心腦血管疾病;

孚乚腺疾病;

糖尿病;

甲狀腺疾病;

不孕不育;

惡性腫瘤;

抑鬱症;

骨質流失;

睡眠障礙等。

注意身體的「壓力信號」

頭痛

壓力是導致緊張性頭痛的頭號因素。

皮疹

研究表明,壓力會導致腹部、背上、手臂和臉部等部位長紅點或蕁麻疹。

肌肉關節不適

壓力會影響人的骨骼肌肉系統,導致肌肉緊繃或痙攣。

此外,長期壓力會導致慢性炎症,使得炎性因數遊走在全身各處,導致關節疼痛等症狀。

眼皮跳

壓力應對方面的專家表示,壓力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眼皮跳,這一症狀學名為眼瞼痙攣。

齲齒

除了不注意口腔衛生外,壓力也會導致齲齒的發生,甚至會在夜晚甚至白天,出現磨牙的現象。

噁心

壓力會令腸胃不適,而噁心可成為憂慮的副產品。

瞌睡

壓力荷爾蒙會導致身體內腎上腺素水準飆升,然後就陷入困乏狀態。

易忘事

研究顯示,慢性壓力會使海馬體體積縮小,而海馬體負責一些記憶功能。

走神

壓力會導致分心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,造成猶豫不決、選擇困難等。可選擇用散步的方式重新集中注意力。

[性.欲]改變

長時間的工作壓力會導致性趣減弱,且這一現象較為普遍。

體重暴漲

壓力大使人產生饑餓感、胃口食欲大增,容易誘發肥胖。

血壓過高

當人在面臨困境時,壓力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,讓血壓升高。

長痘

壓力激素皮質醇會增加皮膚油脂分泌,導致長痘、面部潮紅等皮膚反應。

最好的減壓方式

發呆

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曾聯合發起「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畫」專案,其中一條建議就是每天給自己留5分鐘發呆時間。

發呆是人正常的心理調節,是大腦對複雜的外界事物進行處理時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,是不經意間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安靜狀態,有自我保護、緩解壓力、調節情緒等作用。

人在高壓的狀態下,情緒和認知都容易「出錯」,如控制不好脾氣、不能高效工作等,而短暫的發呆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。

運動

壓力過大的人還需進行適當運動。

運動能夠促進人體與壓力做鬥爭的內啡肽分泌。生活中,不少人發現在堅持運動一段時間後,心情好了,壓力感也少了。

建議每週堅持150分鐘有氧運動,每天可30分鐘以上。

聽聽音樂

音樂自古就是調節情緒的良藥。它能幫助人緩解焦慮、集中注意力、驅散負面情緒。

感到壓力大時,可以聽聽喜歡的音樂,比如舒緩的曲調,給身體「做場按摩」。

轉移注意力

當壓力來襲時,下面這些話或許能夠幫助您擺脫困境:

到哪座山,唱哪座山的山歌:著眼當下,拒絕杞人憂天。

回歸現實,有一想一,走一步說一步:積極面對現實,不要提前做悲觀推測。

少想多做,保持忙碌:最好的精神休息就是多做些有價值的事。

現實永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壞:不要被「放大鏡」所困惑。

讓我們心理上痛苦的,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,和圍繞著這個事情所編造出的故事:看待生活的眼光不一樣,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會不一樣。

主動出擊和被動應對有天壤之別:凡事多問一句:我為什麼就不能呢?我去試試又怎麼樣?

行動形成習慣,習慣塑造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:忍受痛苦並戰勝挫折是新的行為模式養成的重要路徑。

靈感會在不斷的實踐中自然湧現:想而不做永遠沒有結果,做了再想反而會越來越好。

在順境中修行,永遠不能成佛。

適當權衡,果斷決定,不後悔:任何決定都有兩面性,學會向完美開炮!

隨時否定自己,隨時肯定自己:當有消極的念頭冒出來的時候,就要隨時否定自己。當你感覺到自己應該去沖一沖,去拼一拼的時候,就要隨時肯定、鼓勵自己。

又一起!杭州電動車當街爆炸,車上父女重度燒傷!燒傷、燙傷後6件事千萬不能做!
2021/07/20
近期高發!體溫飆至42℃,搶救無效死亡!夏天千萬別這樣!
2021/07/16
夏天吃肉就選它,益氣健脾!配這葉子效果更佳,芳香化濁、發表解暑~
2021/07/12
廚房「千金菜」,護五臟、通經絡!搭配3寶同食,秒變「長壽藥」,這類人別錯過!
2021/07/08
茄子和它天生一對!夏天這樣吃,清血管、活氣血,可惜很多人吃錯!
2021/07/05
下雨後千萬別碰這2種東西,有劇毒、可致死!年年都有人作死出事
2021/07/01
不管灶台多大,這3樣東西絕不能放!相當於「不定時炸彈」,隨時讓全家人出事
2021/06/27
水果中蘊含的中醫智慧:檸檬
2021/06/21
【健康科普】夏日炎炎,「中暑」常見!正確處理學會這3招!
2021/06/18
端午濕熱重,排毒正當時,掌握人體4個「除濕開關」,在家也能「艾」護健康
2021/06/15
比雞蛋有營養,比鴨蛋下飯,養肺潤燥、清熱解毒,夏季吃它正當時
2021/06/11
這件事關乎很多家庭,這四個「穩過」錦囊,大家收好!
2021/06/07
身體缺了它,老年癡呆患病率飆高!幾乎每個老人都中招~為人兒女要知道
2021/06/02
天然甜味食材,比白糖更甜卻更健康,糖尿病人也能用!泡水、入菜堪稱一絕!
2021/06/01
午睡醒來眼花,是怎麼回事?
2021/05/28
經前吃這個「暖身草」,再也不怕姨媽痛!益母草都自愧不如
2021/05/26
運動醫學專家:「胖人」運動,最該護好這個薄弱部位!
2021/05/22
吃了一道時令菜,一家四人進醫院!你家餐桌上沒准就有,味道不對趕緊扔!
2021/05/21
比核桃還補腦的蔬菜竟然是它!經常吃一點,還有益血脂健康~
2021/05/20
靠譜的宮頸癌篩查該怎麼做?
2021/05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