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吃荔枝的季節啦!「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。」古往今來,太多人對荔枝愛得深切,蘇軾也曾感慨,「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。」
當下正是荔枝上市時,它不僅肉厚多汁、香甜可口,還具有一定的養生功效,很養人~
荔枝偏溫,入肝、脾、心經,有補肝養血、健脾理氣、消腫止痛、補心安神、補腦健身的作用。
中醫認為,荔枝最益肝脾精血,又是溫性食物,尤其適合脾胃虛寒、體質虛弱及畏寒怕冷的陽虛體質人群食用,有補陽氣、溫臟腑的功效。
平時思慮太多、勞傷心血的人,以及手腳冰涼、月經量少、痛經的女性,也可以吃點荔枝來補益氣血。
現代研究還認為,荔枝中富含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,提高抗病能力;還能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迴圈,防止雀斑的發生,起到美容養顏的效果。
除了直接吃之外,也可制做成菜肴來食用~
荔枝燉雞
食材:雞、荔枝、薑、八角、蔥、花椒
做法:取一隻約1斤重的嫩雞,處理乾淨,入沸水焯燙約3分鐘,撈出過冷水洗淨。用紗布把八角、薑片、花椒、蔥段包好,和雞一同放入鍋中,燉煮約1小時後放入去核荔枝,再繼續燉15~30分鐘即可。
有很多人不知道,吃荔枝時隨手丟棄的果核,其實也是一味藥~
中醫認為,荔枝核辛溫,入肝、腎經,有調養肝腎、行氣散結、祛寒止痛的作用,常用於緩解寒疝腹痛,睾丸腫痛。
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腎病科劉蘭英主任,將荔枝核用來養腎,並為我們帶來了養腎方——多核飲。
多核飲
用料:橘核、荔枝核、龍眼核、芒果核、櫻桃核。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行氣散結,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做法:
1、先將各種果核進行幹炒,聞到果核淡淡香味後,盛出進行壓碎。
2、過水洗一下,鍋裡放水加入壓碎洗過的果核,大火煮開,3、再用小火煮15-20分鐘。煮好後過濾果核,一杯多核飲就做好了。
荔枝雖美味,卻不能貪嘴。
荔枝糖分高,一次性食用太多或者空腹進食,人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,從而使血糖快速降低,引起頭暈、面色蒼白、腹痛腹瀉等低血糖反應,也就是常說的「荔枝病」。
因此一天的荔枝量儘量不要超過200~350克,兒童最好不超過5顆。並且不空腹子吃荔枝,不吃沒有成熟的荔枝。
這兩類人群更要少吃荔枝:
①荔枝為溫性,吃多了容易上火,體內有熱的人更要少吃;
②荔枝糖分高,果糖在體內停留太久,最終還是會轉化為葡萄糖,導致血糖不降反升,因此糖友也不建議吃多。
另外,吃完荔枝口中的酒精含量會升高,一般幾分鐘後降至正常水準。開車前漱漱口,能有效減輕口中的酒精含量。
1
看
選擇果皮紅中帶點綠、外表龜裂片大、且分佈規則較好的荔枝。皮為黑色或褐色,則不新鮮。
2
聞
優質的荔枝是又大又香,如果有酒味或是酸味等異常味道,說明不是新鮮荔枝。
3
摸
選手感摸起來稍硬一點,有彈性的荔枝,會更新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