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焦濕熱
女性一生中,遭遇它的概率是50%!而男性一旦患上它,就是急症重症!它背後的病機究竟是什麼?首屆全國名中醫、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病科黃文政黃老說它的發生,與五臟六腑中一個最怕「堵」的臟腑有關?怎麼做才能讓這個特殊的臟腑保持通暢和健康呢?
驅車100多公里,來自津門的首屆全國名中醫黃文政黃老,從事中醫內科臨床五十餘年,提出獨特的疏利少陽三焦理論,組織研製多個腎病治療方劑。今年80歲的黃老,不僅治腎有心得,養腎也有妙法,一起來聽聽黃老是如何保護腎臟的吧~
黃老對三焦這個特殊的臟腑有著獨到的認識,他認為三焦在皮膚、肌肉、臟腑間隙無處不到,是各臟腑經絡之間,物質輸送與功能調節的主要通路。
三焦利則一身上下左右皆通,三焦塞則氣血壅塞、水液不行,而三焦閉塞後產生的一大病機就是濕熱,濕熱下注於膀胱和腎,最常見的病症就是淋證(急性傷膀胱、慢性傷腎)。
第一位阿姨,生完孩子之後,小便時尿道疼痛,到醫院確診為腎盂腎炎,還出現了發燒、腿腳腫。治療後好了一段時間,幾年後再次發作。第二位阿姨,1996年第一次發作小便尿不盡、小腹墜疼,服用消炎藥後好轉。2005年再次發作尿血,經常上火、長口瘡、扁桃腺發炎,便隨腰疼。
中醫淋症分為六個證型:
熱淋:濕熱,膀胱氣化不利
血淋:濕熱下注,迫血妄行,造成血尿
氣淋:肝氣不舒造成氣機不暢、腹脹、小便不通
膏淋:濕熱下注造成清濁相混,出現了尿液混濁、孚乚糜尿
石淋:濕熱太盛,導致尿路結石
勞淋:濕熱未淨,正氣已傷
熱淋和血淋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兩種證型。濕熱蘊結于下焦,腎與膀胱氣化不利,急性發作時出現典型的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狀,叫做熱淋;如果濕熱之邪灼傷了血絡,就會出現尿血,叫做血淋。
在熱淋和血淋的階段是非常好治癒的,但有很多朋友因為治不得法或者不太在意,反反復復發作,形成慢性尿路感染,這就發展到了勞淋。此時患者非常痛苦,且西藥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,吃抗菌素可能已經不管用了。
淋症不及時治療可能誘發其他腎病,黃老帶來了三個調治淋證的經驗方。
01針對濕熱引發的熱淋、血淋
熱淋、血淋:常伴發腎盂腎炎,症狀可表現為發熱(38.5-39.5)、腰痛持續不緩解、小便頻數、口苦噁心、心煩燥熱、大便乾燥、可尿血,伴尿道抽痛、舌質紅舌苔黃膩等。
加減柴苓湯:柴胡、黃芩、茯苓、萹蓄、瞿麥、紅藤、敗醬草、滑石、生甘草。
柴胡、黃芩清熱,疏利三焦氣化;茯苓、滑石、甘草利水;紅藤、敗醬草清熱解毒、抗菌;萹蓄、瞿麥利水通淋。
02針對腎陰不足型勞淋
勞淋腎陰不足:糖尿病人群高發,症狀可表現為腰痛酸軟、心中煩躁、手腳心熱、口乾咽燥、舌質紅而少苔。
知柏地黃東加減:生地、山萸肉、山藥、茯苓、丹皮、澤瀉、知母、黃柏、萹蓄、瞿麥、桑寄生
適合:腎陰不足、濕熱未淨。
03針對心氣不足型勞淋
勞淋心氣不足:反復發作,遷延不愈,症狀可表現為氣短心慌、口乾咽燥、疲乏無力、失眠多夢、小便澀痛較輕、常常尿不盡、小腹墜脹等、舌質紅邊尖赤、苔薄黃而少津液。
清新蓮子飲:生黃芪 太子參 麥冬 黃芩 柴胡 丹參 蓮子 車前子 地骨皮
以上皆為黃老的經驗方,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
濕熱之邪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:一是體質,胖人多濕,濕久化熱;二是環境,居住的地方潮濕、氣候潮濕,使得人容易感染濕熱之邪從而發病;三是飲食,很多人喜食肥甘厚味、燒烤、辛辣刺激等食物,這些容易助濕生熱。
針對這些容易有濕熱的人群,80歲的黃老帶來了這個季節清利濕熱、養護腎臟的藥膳方和茶飲方,以及自己每天都會鍛煉的保健操。
01清利濕熱茶飲方
組成:蒲公英5克、竹葉5克或白茅根10克、綠茶5克
蒲公英清熱利濕而不傷脾胃,白茅根清利濕熱緩解尿路感染,綠茶和竹葉都是比較適合夏季清熱的飲品。
做法:泡水代茶飲即可。根據口味隨意搭配,可以蒲公英加綠茶、竹葉加綠茶,白茅根加綠茶,或者每樣都放一點。
02清利濕熱護腎粥
組成:山藥100克、冬瓜150克、粳米200克
製作方法:冬瓜山藥洗淨去皮切成片,鍋內油少許,放入少許蔥薑末熗一下鍋,加入清水煮沸,粳米洗淨入鍋,小火慢煮30分鐘即可。
功效:健脾、祛濕、利尿。
0380歲名中醫養生保健操
黃老早上起來會到公園裡做一套八段錦,其中有兩節很適合大家練,一個是雙手托天補三焦,一個是固腎腰。
每天早上做5~10分鐘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