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歲的長壽秘訣找到了!不是飲食,不是運動,而是...平日遠離3件事,越活越年輕
2021/05/17

有人說,長壽要靠健康的飲食;有人說,長壽靠平時多鍛煉身體;還有人說,這跟基因有關,都是命!

其實,長壽的秘密,可能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,堅持做好這2件事,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!

老有所為,強身抗衰

隨年齡增長,身體機能開始退化,因此很多老人退休後,認為休養生息才是正確之道,便不再工作了,真的如此嗎?

著名的長壽之例:

香港影視和娛樂大亨邵逸夫,享壽107歲。

作為史上最長壽上市公司CEO,在他宣佈退休時,已經102歲,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齡整整晚了40年,邵逸夫90歲前,仍堅持每天上班。除了影視、慈善偉大貢獻之外,他的長壽秘訣也為人們津津樂道。

此外,國外多項研究也表明了「壽命和勞動」存在一定關係。

如,美國對3500名石油工人做過一項為期26年的調查,結果發現,退休越晚的人,存活的時間越長。

《英國醫療期刊》也有過報導,55歲退休的人在退休10年內死亡率比60歲退休的人高出37%,他們平均壽命只有72歲;而在60歲和65歲退休的工人,平均可以活到76歲和80歲。

事實上,晚年小勞,確實有益於健康。

首先,大腦工作時會捕捉一些資訊,在大腦處理資訊的過程中,會使腦血容量非常充沛,從而説明延緩腦細胞的衰老。

其次,大腦和內臟聯繫是非常緊密的。大腦衰老的速度慢,內臟衰老的速度則也相應減慢。

因而,老有所為,是健康長壽的「法寶」。退休後不妨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,如廣場舞、老年社團活動等;在家時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織織毛衣、繡繡花。

滋補腎精,益壽延年

中醫來看,腎主管生長、發育、生殖、以及水液代謝等的功能,為「先天之本」;並且,腎氣通於腦,腎的強虛與人的記憶力、反應力等各方面緊密相關。

其中,腎精還能調節臟腑之精,同時,對於腦髓的生成、骨骼的養護、血液的補養、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等也大有助益。

因而,保護好腎精,是延年益壽的首要條件。

腎精虧虛的「三大元兇」,要遠離

【腎精虧虛的身體表現】

頭部易出現眩暈、耳部易發生耳鳴、腰膝易出現酸軟、性功能易明顯減退、脈搏易低沉音細、記憶力易衰退、反應易出現遲鈍等。

且男性通常表現為精子減少、[性·能·力]下降、[性.欲]寡淡;而女性則表現為過早衰老、面黃多斑紋、神疲健忘。

腎精源於先天,又賴後天水穀精微之充養。

先天稟賦不足,如父母高齡生育、在母體的時候攝取的營養不夠等,都會讓身體帶有先天性腎虛,這些因素我們無法控制,因而後天的養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
1避免縱欲過度

無論男性或是女性,[性☆生☆活]過頻繁均會導致腎精的大量流失,腎精不足,腎氣則不足,腎虛隨之出現。

且熬夜打遊戲、追劇成了現代人的生活常態,長時間保持這種生活無規律的狀態,會大大耗費人體內的能量,損耗大量腎精,進而出現腎臟虧虛表現。

2減少大病久病

若一些疾病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或沒有及時介入科學的治療時,不僅會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巨大壓力,久而久之身體必然虛弱,五臟六腑的功能也隨之下降。

如從中醫角度看糖尿病,早期只是陰虛燥熱,後期則慢慢演變成肝腎陰虛,久而久之,傷及腎臟。

3不要勞累過度

都市生活步伐急速,大家在家庭生活、工作上都面對不同壓力,長此以往,容易使人處於一種高壓狀態,身心疲憊,精力衰竭,引起疲勞、乏力、失眠、健忘等腎虛表現。

高強度工作後,可以通過溫水沐浴、睡個好覺彌補腎臟損傷,緩解身體和大腦的疲勞。

睡覺小知識:

男性和女性大腦結構不同,女性大腦左右兩個半球聯繫密切,神經節點之間的溝通順暢,確保女性能同時處理多項任務,所以晚上需要長時間睡眠讓大腦休息。

相比之下,男性左右半球之間的聯繫要少得多,不容易過度勞累,因此晚上需要較短的睡眠時間就能恢復。

大腦衰老自測

以下有10道題目,請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實做出判斷:

【結果】如果符合5個及以上,可能是老年癡呆的早期表現了,要特別注意。

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可能出現這些症狀,如果不在意,則失去了很好的治療時機。因而如果發現自己或周圍的老年人出現這些問題,建議儘快去檢查治療。

海之神力——牡蠣

牡蠣,即我們常說的生蠔。中醫認為它的肉是一味非常好的滋陰、補血之物,特別適用于虛勞、虛損病患和陰虛、血虧、氣血不足的人。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牡蠣肉多食之,能細活皮膚,補腎【壯*陽】,並能治虛症,解丹毒」。

現在營養學也證實,牡蠣中核酸豐富,核酸在蛋白質合成中起重要作用,因而能延緩皮膚老化,減少皺紋的形成。

推薦食譜:蒜蓉牡蠣

【食材】牡蠣、蒜、雞精、鹽、橄欖油

【製作方法】新鮮牡蠣切開,洗淨備用;將大蒜研磨成蒜蓉,加適量雞精和鹽攪拌均勻,塗抹在牡蠣上,醃制片刻;烤箱180度預熱5分鐘;在醃好的牡蠣上滴幾滴橄欖油,放入烤箱,上下火力烤10分鐘即可。沒有烤箱,也可放入水鍋中,開鍋後蒸3-5分鐘。

注意,由於生蠔屬於海產品,嘌呤較高,且性微寒,因而有高尿酸、痛風家族史、脾胃欠好的人群不宜食用。

總之,延年益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每個人在生活一點點積累和養護,堅定保持良好的生活舉止,堅決避免危害身體的惡習,長壽自然找上門~

又一起!杭州電動車當街爆炸,車上父女重度燒傷!燒傷、燙傷後6件事千萬不能做!
2021/07/20
近期高發!體溫飆至42℃,搶救無效死亡!夏天千萬別這樣!
2021/07/16
夏天吃肉就選它,益氣健脾!配這葉子效果更佳,芳香化濁、發表解暑~
2021/07/12
廚房「千金菜」,護五臟、通經絡!搭配3寶同食,秒變「長壽藥」,這類人別錯過!
2021/07/08
茄子和它天生一對!夏天這樣吃,清血管、活氣血,可惜很多人吃錯!
2021/07/05
下雨後千萬別碰這2種東西,有劇毒、可致死!年年都有人作死出事
2021/07/01
不管灶台多大,這3樣東西絕不能放!相當於「不定時炸彈」,隨時讓全家人出事
2021/06/27
水果中蘊含的中醫智慧:檸檬
2021/06/21
【健康科普】夏日炎炎,「中暑」常見!正確處理學會這3招!
2021/06/18
端午濕熱重,排毒正當時,掌握人體4個「除濕開關」,在家也能「艾」護健康
2021/06/15
比雞蛋有營養,比鴨蛋下飯,養肺潤燥、清熱解毒,夏季吃它正當時
2021/06/11
這件事關乎很多家庭,這四個「穩過」錦囊,大家收好!
2021/06/07
身體缺了它,老年癡呆患病率飆高!幾乎每個老人都中招~為人兒女要知道
2021/06/02
天然甜味食材,比白糖更甜卻更健康,糖尿病人也能用!泡水、入菜堪稱一絕!
2021/06/01
午睡醒來眼花,是怎麼回事?
2021/05/28
經前吃這個「暖身草」,再也不怕姨媽痛!益母草都自愧不如
2021/05/26
運動醫學專家:「胖人」運動,最該護好這個薄弱部位!
2021/05/22
吃了一道時令菜,一家四人進醫院!你家餐桌上沒准就有,味道不對趕緊扔!
2021/05/21
比核桃還補腦的蔬菜竟然是它!經常吃一點,還有益血脂健康~
2021/05/20
靠譜的宮頸癌篩查該怎麼做?
2021/05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