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
我國胃癌每年的死亡人數居然高達39萬人!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數字,原因就在於導致胃癌的五大元兇就在我們身邊。到底是哪五大元兇?誰排在第一位?我們又該如何應對?
胃癌的元兇一:幽門螺旋桿菌
我們都知道胃黏膜對胃有保護性,而幽門螺旋桿菌進入胃部後,定植在黏膜層,會傷害黏膜細胞,破壞細胞間的連接,黏膜細胞在破壞、修復、再破壞、再修復的過程中,可能就會異性增生,發生癌變。
但有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症狀很重,而有的人卻沒有感覺,這除了與個人體質有關,還因為幽門螺旋桿菌當中存在「王者」,這個「王者」就是帶有毒力因數的幽門螺旋桿菌。
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是單一致病因數,在多種致病因數中,有兩種致病因數毒力更強,叫VacA、CagA,它們對胃黏膜的損傷更重,而且做吹氣實驗也無法發現,可以形象的比喻為幽門螺旋桿菌中的「王者」。
幽門螺旋桿菌的「王者」,如何檢查?
先做碳13呼氣試驗(吹氣實驗),明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,還想知道是不是屬於毒力更強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可以再做抽血檢查,看VacA、CagA。
如果查出有VacA、CagA,說明你感染的幽門螺旋桿菌毒力更強,引起胃炎、胃黏膜損傷可能更重,最好做根除治療。
胃癌的元兇二:遺傳因素
胃癌有一定的遺傳因素,如果直系親屬中有得胃癌的人,那麼我們一定要定期做胃鏡觀察,早發現早治療。
45歲以上人群應該做一次胃鏡,之後可以每隔3~5年做一次。
胃癌的元兇三:飲食因素
胃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,少吃鹹的、少吃或不吃醃制類食品、多吃蔬菜水果,都對預防胃癌發生有好處。
胃癌的元兇四:情緒
現在有個理論叫「腦腸軸」,意思是大腦和消化道的關係非常密切,當人著急、生氣、壓力大、情緒不好時,會導致胃腸道功能出現問題。
胃癌的元兇五:不良生活習慣
胃是很嬌氣的器官,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傷害到它:抽煙、喝酒、吃得過撐等。
但是如果要一直控制著飲食,想著什麼能吃,什麼不能吃,吃多少,未免太過於苛刻,生活質量也不高了,所以專家建議記住一個原則:平時控制、偶爾放縱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