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劉先生退休後一直堅持健身,一次在健身房鍛煉時,為了向同伴證明「實力」,一口氣做了近百個仰臥起坐。隨後在大腿根部發現了一個小腫塊,開始時並無症狀,但腫塊逐漸增大,並出現了脹痛和牽涉痛,行走也變得困難。就醫檢查後被醫生告知,這是因為腹壓升高導致了疝氣,為了避免拖延太久出現腸壞死,需要儘快手術治療。
哪些原因會導致腹壓升高
腹壓是腹部壓力的簡稱,當腹部肌肉收縮時,主要是腹壁肌及膈肌收縮,會導致腹腔內壓力升高。引起腹壓升高的原因很多,一類屬於外在因素,比如重體力勞動,特別是需要彎腰搬取重物再起立的工作。長時間憋氣,比如仰臥起坐、舉重等運動,以及打噴嚏、暴飲暴食等均會導致腹壓升高。另外一類是內在因素,比如很多人都知道長期便秘容易導致腦溢血,就是因為排便時屏氣用力,導致腹壓升高的緣故。此外,長期咳嗽、腸梗阻、腹腔腫瘤、前列腺增生導致排尿困難、肥胖等,也會導致腹壓升高。
腹壓升高的危害
腹壓升高最嚴重的危害就是對心腦血管的損傷,尤其是中老年朋友,本身血管都有一定程度的硬化,如果再伴有高血壓、高血脂等,血管就會變得非常脆弱,腹壓的突然增加會導致血管突然破裂,誘發腦溢血、心肌梗死等。此外,腹內壓增加對腎臟也會產生影響,有研究顯示,腹內壓增加會導致下腔靜脈和胸腔內壓力增加,使心輸出量減少,從而減少了腎臟的血流灌注,導致氮廢物排出受阻,腎功能不全者會出現少尿甚至無尿。腹壓增大的危害還不止如此,老年人常見的疝氣、眼底出血、痔瘡、漏尿、房顫等均可因腹壓增加而誘發。
如何避免腹壓升高
對於一些能引起腹壓升高的外在因素,應儘量避免,比如在咳嗽或打噴嚏時,應保持身體前傾,雙肩稍向內用力,頭向下,並用手稍微擠壓腹部。然後收腹張口,用腹式呼吸的方法進行咳嗽或打噴嚏,可以避免腹壓的驟然增加。平時要避免做一些引起腹壓增加的運動、避免提重物等。而對於一些內在因素,則需要進行預防。
如廁時因為便秘而突發腦溢血的患者不在少數,便秘確實是引起腹壓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。便秘的預防主要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首先,飲食中的膳食纖維要充足,多喝水、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,不少老人因為牙口不好或吃得少,只能吃一些過於精細的食物,會導致便秘的發生。其次,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很重要,每天早晨是最好的時間。另外,要保持一定的活動量,可增強腸道活力,有助於排便。早晚還可以做腹部按摩,從右下腹開始向上、向左,再向下順時針方向按摩,每天2~3次,每次3~5分鐘。
肥胖是導致腹壓增加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,會因長期壓迫盆底肌,導致女性容易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,如尿失禁、子宮脫垂等。此外,不少中老年女性一咳嗽或打噴嚏就會尿失禁,也是因為腹部肌肉收縮,腹壓增加所致。此類患者除了通過飲食及運動控制體重之外,還應經常進行提肛運動,不僅可鍛煉盆底肌肉,還可以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,站、坐、行均可進行。每次練習時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,然後放鬆,如此反復練習5~10分鐘,晚睡前或起床前練習效果最佳。
中老年人腰腹部肌肉薄弱,不能很好地對抗腹部壓力,需要進行針對性鍛煉。鍛煉時儘量選擇一些輕柔簡單的運動,避免腹壓的突然增加。如可以躺在床上或瑜伽墊上,膝蓋立起來,用膝蓋夾住一個枕頭。此時腹部用力,讓臀部和大腿一起離開地面,兩膝慢慢靠近身體,用力保持約3秒後放鬆,這個動作持續做10~15次。練習一段時間後,可以將彎曲的雙腿伸直,然後輕輕靠近身體,雙腳對著天花板,或者做輕輕左右擺動腿的運動,鍛煉側面腹肌。